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政务服务 > 金融研究

“双碳”目标下金融科技如何助力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2-03-04 10:38来源: 金融时报

2020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上表示,中国将力争在2030年实现碳达峰的目标、在2060年实现碳中和的目标。推动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公司治理(ESG)发展是助力中国在短时间内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措施。但是,相比于国外较成熟的实践,中国的ESG建设尚处于发展初期,而金融科技有望凭借独特优势成为中国ESG发展的“助力剂”。需要注意的是,将金融科技运用于ESG决策仍存在一些问题,应在发挥金融科技优势的同时注意防范潜在陷阱。

实践

(一)金融科技提升企业环境绩效。目前,金融科技主要通过助力绿色金融来帮助企业提升环境绩效。但是,绿色金融数据普遍存在来源分散、规模庞大、格式混乱等问题。资管机构、银行等主体往往难以有效甄选优质投资对象而导致投资失败,金融科技的使用则能够有效解决借贷双方的信息高度不对称问题。金融机构利用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优势进行创新,这些底层技术为海量绿色金融数据的搜集和获取提供了基础。金融机构对企业环境整体表现的充分了解,不仅有利于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也将引导企业加大环保投入、强化环境绩效以获取信贷优惠。当前,由人民银行牵头开展的绿色金融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是实现绿色发展环境绩效与企业信贷衔接的代表。以浙江省湖州市为试点,该系统实现了绿色金融数据的全样本,有利于央行基层行对辖区内银行绿色金融数据信息的精确统计、详尽管理和绿色业绩评价。

(二)金融科技助力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一方面,金融机构通过支持高社会责任感企业为导向的信贷政策将引导企业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另一方面,金融机构自身也承担着改善金融服务、促进高新技术创新、助力高质量发展的特殊社会责任。金融科技在推动金融机构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具有突出表现。其一,金融科技助力脱贫攻坚,实现金融机构社会责任。2021年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而金融机构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进行信贷供给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金融科技大大减少了金融机构与贫困人群之间的信息不对称,提高了信贷资源的可达性、放贷效率以及使用成效。例如上海农商银行围绕农民经营的波动式信贷需求,推出互联网循环贷款,实现“三农”金融解决方案的数字化转型,服务于农民金融。中国农业银行则利用金融科技与线下网点渠道优势,加强了贫困地区的商品销售网络建设,构建“线下网点+惠农通服务点+手机应用软件(App)金融平台+滚动金融服务”的四位一体的脱贫攻坚金融服务体系,帮助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其二,金融机构借助金融科技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贡献力量。防疫期间,金融机构加速优化手机应用等“非接触式”服务,提供助力防疫的线上金融产品,保障了基本金融业务在疫情期间顺利落地。同时,不少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渠道为疫情防控相关企业开辟线上贷款服务高速通道,如建设银行“云易贷”专属服务、交通银行“抗疫贷”线上产品、甘肃银行“抗疫贷”“医贷通”线上专项信贷产品、南海农商行战“疫”贷款和“疫情宝”融资贷款产品等,大幅提高金融服务时效,帮助企业实现重点医疗物资的快速生产和疫情后的复工复产。因此,金融科技的运用对于改善社会公众福利、提升企业社会绩效具有重要价值。

(三)金融科技夯实公司治理基础。从微观企业来看,金融科技也有助于构建优质的公司治理体系。第一,金融科技改善了金融机构的治理结构。在传统治理模式下,金融机构内部的委托代理问题难以解决,而金融科技的出现提供了一套全新的解决方案。以商业银行为例,传统贷款需要由商业银行内部人员综合考虑后提出审批意见,最终放款。而在金融科技背景下,借助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计算机可以通过机器学习、结合用户画像,给出独立审批意见,从而对传统的由员工核定的贷款模式进行监督。同时,基于广大信息数据集,金融科技也能够为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战略决策提供参考。这一第三方独立意见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管理层的利己动机,改善金融机构决策质量,提升金融服务效能。第二,金融科技的发展使得金融机构对企业行为的规范力度日益加大,强化了金融机构的话语权,进而优化公司治理。金融机构通过金融科技获取企业数据,金融机构和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缩小,治理结构存在严重问题的企业将越来越难以获得金融机构的信贷支持。这将倒逼企业提升治理结构以增强其竞争力,争取更多的信贷优势。同时,基于金融科技手段搭建的ESG指标也可以帮助监管层和金融机构洞察公司治理黑箱,使得利用外部监督优化企业内部治理成为可能。

问题

(一)金融科技赋能ESG发展的应用不足。金融科技推动ESG发展的结论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同,但是当前并未真正发挥金融科技整体优势赋能ESG发展,并且实践中金融科技赋能ESG的应用亟须加大力度探索和进一步推广。具体来看,一方面,大多数现实中金融科技推动ESG的案例,其本质是运用金融科技依托的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底层前沿技术对ESG的信息搜集、评级及投资的应用,比如,通过卫星遥感技术测度亚马逊雨林变化、沿海国家对海岸线的环境污染以及渔业的影响、气候变化、空气质量等,进而充分了解企业ESG的整体以及各维度的表现。总体来看,当前金融科技赋能ESG的应用案例尚处于萌芽阶段,并未实现金融科技与ESG发展的真正融合,也并未有效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助力ESG发展。

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并未全面和深度融入ESG发展的全流程中。尽管国际上有部分知名金融机构,比如路迈博资产管理公司的金融科技团队,利用另类数据的优势,将ESG策略融入投资流程中,但是由于当前ESG评级标准并未统一,其所制定的ESG策略是否可以真正帮助投资机构实现收益尚未可知。国内方面,虽然当前金融科技龙头——平安银行凭借“金融+科技”和综合服务能力及完善的组织和配套体系等优势,打造了“上有卫星、下有物联网、中有开放银行”的数字服务生态,但国内ESG发展仍处于起步阶段,金融科技助力ESG发展的市场尚未建立,我国大多数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赋能ESG发展的能力远远不足。

(二)“金融科技+ESG”的专业机构尚未形成规模。“金融科技+ESG”的专业机构在加快金融科技优势助力ESG发展的过程中具有关键性作用,但目前在我国市场中并未形成产业规模。首先,当前市场缺乏“金融科技+ESG”的专业机构。虽然金融机构可以依托内部部门和外部公司实施金融科技项目,但其所依托的专业机构,往往只具有金融科技领域的优势,而在ESG方面缺乏经验。其次,金融科技运用于ESG发展的示范效应尚需时间和市场的检验。尽管平安银行开辟了ESG的新范式,但金融科技与ESG在各自实践发展中仍面临不少挑战,比如,金融科技自身的风险、ESG评级标准的统一等问题。平安银行模式是否可以真正实现金融科技赋能ESG发展,能否被其他金融机构推广、应用,还须进一步验证。

(三)金融科技赋能ESG发展的基础设施体系不够健全。从金融科技相关的基础设施来看,尽管当前我国的金融科技迈入了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金融科技公司即将进入深度转型期,但是金融科技自身的风险监管问题也在进一步升级。与此同时,金融科技企业面临的数据采集与使用、系统对接等问题也制约着金融科技行业的高质量发展。从ESG相关的基础设施来看,我国的ESG发展尚处于初期阶段,ESG数据平台的建立、评级指标的统一以及数据披露等问题将会严重影响到ESG相关信息的质量,进而影响到金融机构及其他投资者利用金融科技赋能ESG的能力。为更好地实现金融科技与ESG的深度融合,建立适合金融科技与ESG发展的软、硬件条件至关重要。

(四)金融科技与ESG的制度建设及政策体系有待完善。功能有效的制度与政策是金融发展赋能ESG的基础。第一,重视金融科技风险,做好基础制度保障。尽管当前我国政府和相关监管机构高度重视金融科技监管,并出台了一系列监管政策,但随着金融科技高质量发展阶段的到来,可能会出现新的问题,若不能正确意识到高质量发展阶段金融科技的风险,将无法正常发挥金融科技的优势,导致对ESG的助推动能不足。第二,健全ESG信息披露制度及ESG评级指标建设。优质的ESG信息是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引导资源分配和投资的关键。金融科技的运用主要在于信息的准确和高效处理,而ESG数据统计标准的不一致将加大金融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搜集信息的难度和成本,并最终影响ESG决策质量。第三,金融科技与ESG领域的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尚未引起重视。基础研究决定着金融科技助力ESG发展的方式和程度。同时,也应注意相关领域的人才培养。尽管当前国内外涌现出一批优秀的金融科技人才,但ESG相关专业人士十分欠缺,金融科技与ESG复合型人才则更为稀少。要实现金融科技与ESG发展此呼彼应,就业市场亟须新兴人才“输血”。

建议

(一)充分发挥金融科技优势,促进金融科技与ESG融合。金融科技与ESG的深度融合,有助于缓解ESG发展困境。为解决ESG信息获取、评级及投资等问题,未来应充分发挥金融科技的整体优势,将金融科技嵌入到ESG发展的全流程中。

在信息获取方面,监管机构、金融机构、其他投资机构以及第三方ESG数据机构等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协同合作。例如,利用机器学习、网络爬虫等前沿金融科技技术获取ESG信息;利用循环神经网络过滤得到高精度的ESG内容;利用流处理技术掌握ESG的实时动态。还可以利用知识图谱技术梳理企业及利益相关者的关系,通过构建企业之间的关系图谱了解企业供应链、股权链及产业链信息,充分监测企业风险。在评级方面,相关的金融服务机构可以充分利用金融科技优势弥补传统评级的不足,快速基于非结构化数据提供ESG评级,从而选取有效的投资标的。在评价指标方面,金融科技可以解决当前ESG评价指标不统一的问题,并且可以协助解决ESG风险,为金融服务机构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在投资方面,金融机构及其他投资机构可以基于金融科技优势助力ESG的发掘,构建投资策略,整合ESG因子以获得超额收益。

(二)大力支持和培育更多的“金融科技+ESG”专业机构。增强金融科技和ESG发展的经济效益,加大金融科技助力ESG发展的项目投资,培养专业的“金融科技+ESG”机构。虽然当前市场上的金融科技公司、ESG评级及指标公司分别在各自的领域发挥了重大作用,但是为了更好地推动金融科技助力ESG的发展,必须加大力度支持成立更多专业的“金融科技+ESG”机构。

一方面,政府应加大投资力度,对当前开始尝试“金融科技+ESG”模式的机构进行鼓励和资金支持,在市场上增强该类机构的示范效应。与此同时,还可以通过增强金融科技赋能ESG发展的经济效益,让更多企业意识到该领域的收益,吸引有能力的企业投身于“金融科技+ESG”机构的建设中;另一方面,金融科技公司应加强与ESG公司的深度合作,利用各自优势,协力打造“金融科技+ESG”专业机构。此外,金融服务机构也应发挥主动性,研发和推广“金融科技+ESG”新型产品,为致力于成立“金融科技+ESG”机构提供匹配的融资方案,吸引更多国内外投资者参与相关专业机构的建设。

(三)构建“金融科技+ESG”综合性数据服务系统。利用金融技术手段精准还原企业画像,帮助金融服务机构获取高精度的企业ESG信息。“金融科技+ESG”综合性数据服务系统的建立,不仅可以全方位了解不同产业及产业链中企业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还可以获取企业多方位的信息,使得金融服务机构多角度认知企业,助力金融服务机构利用金融科技手段建立完整的ESG评价体系。

“金融科技+ESG”综合性数据服务系统还有助于金融机构全面将环境与社会风险管理体系纳入风险管理框架中,解决金融机构的风险监测和管理难点,增强金融机构筛选企业合格贷款人的能力,提升金融机构的可持续竞争力。与此同时,该服务系统还有助于私募股权(PE)/风险投资(VC)等机构的有效投资,帮助PE/VC等机构对投资标的进行正确评估以及投资后的管理。此外,该服务系统还有助于企业更好地进行上下游供应链的筛选,提高企业环境、社会责任及公司治理方面的表现以及ESG整体表现,更好地促进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四)建立和完善金融科技赋能ESG发展的制度建设及政策体系。制度建设及政策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金融科技助力ESG发展的基础保障。首先,ESG政策体系应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监管机构和政府须不断出台新政,进一步加大ESG信息披露力度,便利金融服务机构及其他机构获取相关的信息,从而有助于利用金融科技对ESG信息进行搜集加工、制定合理的ESG评级体系及ESG投资策略的构建。同时,进一步完善金融科技的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防范金融科技在赋能ESG发展中存在的风险问题,加强数据安全和隐私的保护力度,防止规制算法的不当应用。其次,进一步完善ESG数据统计披露标准,增强ESG数据的监测与统计系统,加快ESG数据体系建设,统一ESG数据披露标准,减少不同部门对ESG数据统计口径的差异,促进ESG发展。运用金融科技的主要技术建立ESG数据自动搜集和保送系统,提高ESG数据的获取速度和统计分析效率。

另外,“金融科技+ESG”建设应该纳入国家未来发展的基础建设规划中。除了需要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更应该增强相关的技术基础研究和人才培养。加快发展专门从事金融科技和ESG发展的基础和应用研究,培育支持“金融机构+ESG”技术研发服务和成果转化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金融科技与ESG的深度融合,深入开展金融科技助力ESG发展的风险防范研究和预测,提高金融科技助力ESG发展的广度和深度。与此同时,政府及监管机构应加大人才资金投入,鼓励高校以及科研院所等围绕金融科技与ESG培育 高端复合型人才,同时鼓励和支持现有的金融科技人才跨界深入学习ESG领域的知识。此外,借鉴已有国际经验,比如,越来越多的国内私募基金致力于聘请丰富经验的金融和信息技术背景复合型人才助力ESG投资,金融服务机构也可直接吸收国际金融科技人才。同时,也可以学习国际知名机构的做法,储备金融科技投资团队,通过利用另类数据融入ESG投资策略中,为投资决策提供更准确的信息,加速金融科技与ESG的融合。

(作者单位:对外经济贸易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