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是:首页 > 专题专栏 > 扫黑除恶

金融知识小课堂 | 个人信息勿泄露,防范意识记心间

发布时间:2023-09-06 16:29来源: 农业银行信用卡



个人信息勿泄露

防范意识记心间

2021年1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以下简称“《个人信息保护法》”)正式实施,这也标志着我国对于公民个人信息保护的力度迈入了法治阶段。今天将通过案例的方式告诉您信息泄露的危害。



○案例○



王某是一名大学生,某日接到自称是银行客户经理张某的电话,对方称只要在某网站输入姓名、身份证号、手机号、银行卡账号等个人信息,即可申请一张高额的信用卡,且当场可以审核通过。王某信以为真,点击了对方发来的短信中的网站链接,按照要求在网页上输入个人信息后,并将手机验证码发送给张某。随即王某便收到银行卡短信,账户中的5万元全部被转走了,这才意识到被骗了




 ○个人信息泄露的危害




01

一旦信息被泄露,可能会收到源源不断的收到短信、营销电话、垃圾邮件的骚扰。


02

个人信息可能会被不法分子冒名顶替办理贷款、信贷产品、信用卡等,征信信息可能会受到影响,同时一旦对方恶性透支消费,可能会引发后续的逾期、催收等环节


03

不法分子可能通过冒用受害人的信息,开展电信诈骗、套现等违法活动,给受害人带来资金损失等后果。




○防范个人信息泄露小贴士○




01

尽量亲自办理金融业务,切勿委托不熟悉的人或中介代办,不可将自己的身份证件、银行卡等转借他人使用,谨防个人信息被盗。


02

切勿向他人透露个人金融信息,也不要随意在网站上留下个人金融信息。


03

提供个人身份证件复印件办理各类业务时,应在复印件上注明使用用途。


04

不要随意丢弃刷卡签购单、取款凭条、信用卡对账单等,对写错、作废的金融业务单据,应撕碎或用碎纸机及时销毁,不可随意丢弃,以防不法分子捡拾后查看、抄录、破译个人金融信息。


05

不要轻信来历不明的电话号码、手机短信和邮件。谨防假冒有权机关人员询问个人电话号码及电子邮件,如遇到此类情况,应予以拒绝,必要时立即报警。


06

不要在社交平台上随意接收别人发来的图片、二维码、链接和APP,以防手机被木马病毒入侵。不要向任何人透露手机短信中的校验码、验证码等交易密码。


07

要在可靠WiFi网络环境下进行网上支付,网购付款时使用正规工具,不要随意点击卖家发来的任何“付款链接”。




转载自:农业银行信用卡至诚相伴